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消防常识 火灾基本常识 (一)燃烧与火灾 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一种放热发光的剧烈化学反应 火灾: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二)燃烧条件 1、必要条件 (1)可燃物 (2)助燃物(氧化剂) (3)点火源(温度) 2、充分条件 (1)一定浓度的可燃物 (2)一定比例的助燃物 (3)一定能量的点火源 (4)三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 (三)燃烧类型 1、闪燃:一闪即灭燃烧 2、着火:持续不断燃烧 3、自燃:受热或本身反应燃烧 4、爆炸: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 (四)火灾分类 (按燃烧物的特征分) 1 、固体火灾 → A 类火灾 2 、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火灾→ B 类火灾 3 、气体火灾 → C 类火灾 4 、金属火灾 → D 类火灾 5 、电气火灾 → E 类火灾 (五)火灾分级 (六)防火防爆基本原理 1、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 (1)用不燃或难燃材料、物料代替易燃材料、物料 (2)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和物 (3)控制溢料和泄漏 (4)惰性气体吹洗;氮气保护 2、控制和消除点火源 A、化学点火源 ①明火 ②自然发热 B、电气点火源 ③电火花 ④静电火花 C、高温点火源 ⑤高温表面 ⑥热辐射 D、冲击点火源 ⑦冲击磨擦 ⑧绝热压缩 4、防止火势扩散蔓延 (1)防火分区 (2)分区隔离 (3)消防设施 (七)灭火基本原理 1、冷却灭火(水) 2、隔离灭火(开辟隔离带) 3、窒息灭火(泡沫、CO2) 4、抑制灭火(干粉、1211) (八)火灾成因分析 报警和初期火灾的处置 (一)报警的方法 1、准确、及时报警 ①意识:报警早、损失少 ②对象:119 受困人员 领导 ③内容:单位名称、详细地址、着火部位、火势情况、有无人员被困、联系电话 2、错误、延缓报警 1、不会报警 2、怕收费 3、存在侥幸心理 4、单位制定土政策 5、怕追究责任 (二)初期火灾的处置 ①初起小火、以快制快、就地取材 简易灭火器材(水、锅盖、湿毛巾、湿棉被、沙土) 灭火器 消火栓 固定/半固定消防设施 ②火势失控、确保重点、等待应援 ③灾情突变、视情撤退、安全逃生 ④灭火注意事项 a、起火后切断建筑物内有关电源 b、灭火时应防止烟气的危害 c、进入火场前虚后实、左进右出 d、灭火时应遵循不见明火不出水 e、注意高空坠物及建筑物坍塌 f、注意在火势主要方向设防 ⑤安全防护常识 a、佩戴防护面具 b、善于利用地形地物 c、梯队掩护进攻 d、忌站立于易爆处 e、穿棉织物/浇湿/扎紧等 ⑥及时组织现场警戒 a、确定警戒范围 b、疏导车辆人员 c、维护现场秩序 d、迎接公安消防队 e、看管疏散物资 f、负责保护现场 (3)物资的疏散 ①目的:减少损失,防止火势蔓扩大 ②要求: 专人负责、有序组织 先贵重、后一般 先危险、后一般 疏散到上风、地势较高处 不堵塞通道 善于利用机械设备 一时来不及疏散的就地保护 (4)灵活、安全逃生 ①逃生常识(P92)(P178) a、保持冷静,克服惊慌、恐怖心理 b、注意熟悉环境(通道) c、设法减少烟雾危害(低姿/匍匐/毛巾) d、逃生途径选择 e、身上着火快速脱下或就地打滚等 f、正确处理灭火与逃生的关系, 快速逃离危险区域 g、封闭房间/浇湿/示警求救 h、不要轻易重返火场 ②逃生途径 a、不要乘坐电梯等 b、从室内外疏散楼梯往下跑 c、朝疏散指示标志所示方向 d、室外水落管、电线杆等 e、屋顶天窗 f、阳台 g、安全绳/自制简易绳索 h、避难层(间) i、跳楼(迫不得已) ③人员疏散方法 a、打开疏散通道 b、广播提醒人员 c、按照顺序疏散 d、有人带路引导 ④火灾时被困人员的位置 a、火灾时,人们往往奔向楼梯间、走廊, 也可能在室内窗下、厕所、阳台等处 b、在夜间或有病人时、寻找要注意床上、床下及附近 c、儿童在火灾时发生惊慌害怕,寻找时应 注意门旁、柜厨、床下、被褥衣物下面 d、单位发生火灾时,应注意工作台附近, 通向室外的入口、通道上 搜寻方法:喊问、细听、察看、摸索。
企业 安全生产 事故 预案 范文
范文仅供参考
全乡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树立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的观念,坚持四个“亲自”,即安全生产例会必须亲自参加,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亲自安排,安全生产出现问题必须亲自过问,安全生产汇报必须亲自听取,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来认识和做好安全工作;要严格要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适时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督查,注重和加强基础建设,以对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zz乡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为迅速、有效地处理本辖区内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制止事态的扩大,把事故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预案。
二、本预案所指安全生产事故系指在本辖区发生的由于机械、设备、厂房、电器和管理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为加强对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领导,本乡以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事故发生地的村两委成员参与,统一负责本乡应急救援抢救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其职责是:采取果断措施,制止事故扩大,组织、指挥、调度现场的抢救工作并向县委、县政府、公安和安监部门及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组织或配合事故调查,做好事故的善后工作。
四、安全事故发生后,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由在现场或最先赶到现场的乡或村干部为主,成产临时应急处理现场领导小组,确保抢救工作在第一时间内有序进行。
五、事故发后,事故企业或部位的其他知情者必须立即报告,说明出事地点,人员伤亡情况,并切断事故源,抢救遇险人员,疏散无关人员。
六、按事故级别组织或配合事故调查。
七、安全事故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没有受到惩处不放过;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八、必须建立乡级安全生产专项档案,敦促企业制定对事故和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使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地消除和有效的控制。
急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关的资料
国务院部门应急预案(待发布)
1.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2.铁路防洪应急预案
3.铁路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4.铁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5.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6.草原火灾应急预案
7.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8.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9.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
10.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
11.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12.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应急预案
13.赤潮灾害应急预案
14.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15.中国红十字总会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16.国防科技工业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7.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8.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19.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20.城市桥梁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21.铁路交通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22.铁路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23.铁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
24.铁路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5.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26.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27.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28.渔业船舶水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9.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0.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应急预案
31.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
32.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3.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4.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5.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6.海洋石油天然气作业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7.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故应急预案
38.国家医药储备应急预案
39.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40.水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41.进出境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4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民用航空器应急控制预案
43.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
44.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应急预案
45.煤电油运综合协调应急预案
46.国家物资储备应急预案
47.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48.司法行政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49.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0.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1.海关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52.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市场监管应急预案
53.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54.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55.新华社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
56.外汇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
以上国家都有对应的预案,百度即可查询。不知你所说的是何种事故的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哪些?
首先要 大致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进行监控
常见的危险源有
(1)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2)机械伤害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3)火灾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4)触电预防措施
(5)中毒预防措施
(6)易燃、易爆危险品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其次 是在发生危险源时的紧急预警行动
接警人员接到报警后,应迅速向指挥部负责人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性质、类型、受伤人员情况、事故损失情况、需要的急救措施及到达现场的路线方式,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专业组赶赴现场,实施救援,并视情况向街道(地区)办事处上级管理部门报告。
第三 是 信息报告与处置
(1)信息报告与通知
(2)信息上报
(3)信息传递
第四 应急响应
单位应急响应的过程为接警、应急启动、控制及应急行动、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
第五 后期处置
事故处理完成后,主管部门写出报告(总结):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原因、处理过程、经验教训、人员伤亡、损失大小情况、事故直接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奖罚人员名单等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并在厂办公室存档备案。
经事故调查报告批复后,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和事故防范措施积极落实,立即进行生产秩序恢复前的污染物处理、必要设备设施的抢修、人员情绪的安抚及抢险过程应急抢救能力评估和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
第六 保障措施
通信与信息保障
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人员通信联系电话:
应急队伍保障
抢险、抢修组由设备科全体人员组成。由设备科负责人负责领导。
义务消防救援队由单位保安人员组成,由安全保卫部负责领导。抢险、抢修组和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等。.
应急预案有哪些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
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应急预案应形成体系,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
1、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2、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3、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应急预案的类型有以下四类:
应急行动指南或检查表
针对已辨识的危险制定应采取的特定的应急行动。指南简要描述应急行动必须遵从的基本程序,如发生情况向谁报告,报告什么信息,采取哪些应急措施。这种应急预案主要起提示作用,对相关人员要进行培训,有时将这种预案作为其他类型应急预案的补充。
应急响应预案
针对现场每项设施和场所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编制的应急响应预案。应急响应预案要包括所有可能的危险状况,明确有关人员在紧急状况下的职责。这类预案仅说明处理紧急事务的必需的行动,不包括事前要求(如培训、演练等)和事后措施。
互助应急预案
相邻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制定的应急预案。这类预案适合于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以及高风险的大企业,需要高效的协调管理。
应急管理预案
应急管理预案是综合性的事故应急预案,这类预案详细描述事故前、事故过程中和事故后何人做何事、什么时候做,如何做。这类预案要明确制定每一项职责的具体实施程序。应急管理预案包括事故应急的4个逻辑步骤:预防、预备、响应、恢复。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成立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1)现场安全应急小组 成员:至高工作人员 主要应急任务: 1、提前到场,配合上司指挥工作; 2、负责活动现场、舞台四周、嘉嘉宾席的安全防控; 3、负责提前清场,严禁无关人员滞留活动现场; 4、负责门禁、现场查验,防止有与活动无相干的人员等外来人 员进场; 5、检查活动设备设施等是否存在隐患; 6、保证现场良好的进场或离场秩序,严防寻衅滋事情况发生; (2)、舞台设备应急小组 成员:至高工作人员 主要应急任务: 负责活动场及周边场地消防器材的提前布置; 负责活动前的用电及设备使用安全及预演练; 音响、灯光、投影等设备的使用安全及应急措施; 4、处理舞台设施、幕后情况的突发事件。
5、负责设备的流通、灯光调配的对讲。 6、负责所需背景音乐、视频、PPT清点和通知上台和跟主持人 沟通传达。
7、紧急情况下演出现场电源的切断与现场消防应急处置。 (3)、紧急疏散应急组 成员:至高工作人员 主要应急任务: 1、负责活动场疏散出口选定; 2、负责紧急疏散标识的制定与放置; 3、负责舞台、嘉宾席等紧急疏散设施的安全检查; 4、负责保持疏散通道畅通,防止人员拥堵情况的发生,及紧急 情况下人员情绪的稳定、防止踩踏事件发生; 5、紧急情况下可任意征调其他工作小组的人员。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阅文章网 »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精选15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